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质量建设年度报告(2021)
更新日期:2022年05月14日 11:05 | 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质量建设年度报告(2021)
1. 思政教育
学科点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作为工作的重心,全面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一)依托课程建设,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科点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坚持把学生培养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育人的需求适时调整、修订培养方案, 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点融课程‚“八个统一”于一体,在学习中促进教学,在教学中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
(二)拓展社会实践,促成育人模式优势互补。学科点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学科特色, 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近年来,通过校城、校企合作等方式,在省内建立了红色教育、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力图通过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人生道理,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爱国情怀。
(三)夯实阵地管理,确保意识形态正能安全。1.坚守理论阵地。把道德建设融入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四个自信”,确保“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2.抢占舆论阵地。通过《北华大学报》、思政集结号公众号等媒体发布短视频、情景剧、研究生讲四史微课,全面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3.打造文化阵地。深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四)抓好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引领作用。
学科点负责人深入基层,联系学生、班级和支部,定期开展讲座、座谈,并结合“学习强国”和“新时代 E 支部”开展学习,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组织开展“弘扬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抓好发展党员工作, 夯实组织建设基础,突出政治标准,重点选拔品学兼优、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作为党的新鲜血液,发挥战斗堡垒引领作用。
(五)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思政队伍素质过硬。
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由学院书记、副书记负责,确保教学和生活有序进行;整合协同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各项育人元素,发掘一切校内外资源,落实“三全育人”;对学术骨干进行双重培养,形成党政育人一体化工作布局;秉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加大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培训全员覆盖,保证了思政队伍的过硬的政治素质。
(六)马克思主义学院无专职辅导员;有一名兼职辅导员,师生比为:1:121; 荣誉表彰有:
1. 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 4 名研究生参加校思政课大赛荣获二等奖。
2. 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 10 名研究生参加由学校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百名师生讲党史主题活动,皆被聘任为宣讲团成员。
2. 课程教学
2.1 本年度新增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主要完成人 |
1 |
||||
2 |
||||
3 |
||||
2.2 本年度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含线上课程)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级别 |
主要完成人 |
|
1 |
||||
2 |
||||
2.3 本年度出版教材 |
||||
序号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出版时间 |
主要作者 |
备注 |
1 |
||||
本年度新增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0 项,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 0 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 0 部。 |
||||
2.4 本年度课程建设(含课程类项目申报、课程教学改革与质量督导的创新做法) |
||||
1.申报校级硕士生精品课一门:《发展理论与实践》刘卫东
2.申报省级案例课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教学案例建设
3.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性评价,检查教师授课情况、课程完成进度、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活
动,发表学术论文。共组织研究生学术沙龙 3 次,组织学术讲座 3 次。
|
3. 硕士研究生代表性成果情况(限 10 项)
序号 |
作者 |
成果名称 |
刊物名称/出版单位/ 授权单位 |
备注 |
1 |
刘志远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选 择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
|
2 |
高天 |
《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如是读》 |
长江丛刊 |
|
3 |
封博浩 |
浅析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的哲学 |
青春岁月 |
|
4 |
付一涵 |
征程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5 |
张艳 |
《论疫情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
时代人物 |
|
本年度,本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发表术论文共 23 篇,人均 0.24 篇。出版学术著作 0 部。 本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授权专利共 0 件。 |
4. 硕士研究生获得代表性奖励情况(限 10 项)
序号 |
获奖人 |
成果类别 |
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及等级 |
颁奖单位 |
1 |
毕羽 |
讲课大赛 |
疫情视角下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
校级 |
共青团 北华大学委 员会 |
2 |
侯宝栋 |
疫情防控 |
“优秀志愿 者”称号 |
市级 |
长春市委 |
3 |
5.1 本年度国际学习交流情况
赴境外学习交流人数 |
0 |
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交流人数 |
0 |
联合培养人数 |
0 |
|||||
赴境外学习交流主要目的地、人数(前三) |
0 |
0 |
0 |
|||||||
境外来华学生主要来源地、人数(前三) |
0 |
0 |
0 |
|||||||
5.2 本年度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限填 5 项) |
||||||||||
序号 |
学术交流活动名称 |
地点 |
总规模 |
研究生参 与人数 |
资助经费 (万元) |
|||||
1 |
东北抗联历史与精神学术研讨会 |
吉林市世贸 万锦大酒店 |
100 人 |
3 人 |
||||||
2 |
走进恩格斯–纪念恩格斯诞辰200 周年 |
线上 |
113 人 |
|||||||
3 |
吉林省本科高校 2021 年度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培训会议 |
北华大学机关楼一楼会 议室 |
150 人 |
6 人 |
||||||
4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授课辅导 |
吉林市军人 干休所 |
100 人 |
2 人 |
||||||
5 |
感召的力量——共产党人与马占 山 |
吉林大学 |
400 人 |
5 人 |
||||||
本年度一共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0 场;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0 场;资助学生参加国际 国内学术交流专项经费总数 0 万元,人均 0 万元。 |
||||||||||
5.3 参加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的学生人次及情况 无 |
6. 硕士研究生奖助与管理服务
6.1 奖助情况 |
|||||
奖学金类型(级别) |
获奖人数 |
奖金标准(万元) |
奖金覆盖率 |
||
国家奖学金 |
1 |
2 |
1% |
||
研究生助学金 |
93 |
600(月) |
100% |
||
学业奖学金(一等) |
7 |
0.6 |
10% |
||
学业奖学金(二等) |
12 |
0.4 |
50% |
||
学业奖学金(三等) |
31 |
0.2 |
80% |
||
新生奖学金(一志愿) |
6 |
0.5 |
15% |
||
新生奖学金(调剂) |
9 |
0.3 |
22% |
||
本年度奖学金总额(万元) |
人均(万元) |
覆盖率 |
|||
28.34 |
0.22 |
100% |
|||
6.2 本年度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等 保障学生的学术权益,督促研究生培养经费使用。学生对培养过程满意。 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经费保障制度;二是培养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前者主要是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和研究生培养经费,后者针对的是研究生管理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能够有效运行,学校对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培养费能够足额按时发放,有效的支持了研究生的招生、就业和培养。2021 年 14 人获新生奖学金,覆盖率达到 35%;研二研三学生一等奖学金 7 人,二等奖学金 12 人,三等奖学金 31 人,覆盖率达到 80%;助学金生 均 600 元,全部覆盖。 |
7. 本年度招生、就业与学位授予情况
7.1 报考情况及录取情况 |
||||||||||||||||||||
计划招生人数 |
实际录取人 数 |
统考网报确认人 数 |
实际考试人 数 |
达到国家控制线人数 |
||||||||||||||||
40 |
41 |
136 |
82 |
15 |
||||||||||||||||
录取统招生 |
录取第一志 愿生 |
录取调剂 生 |
录取推荐免试生 |
录取双一流高 校生 |
录取本校 生 |
|||||||||||||||
41 |
20 |
21 |
0 |
2 |
10 |
|||||||||||||||
7.2 本学位点报考情况(社会需求)、生源质量分析及提升和保障生源质量所采取的措施2021 级新生报名 203 人,实考 72 人,320 分以上 40 人。学生 99是全日制本科毕业。 录取学生 17 人未是本专业毕业,24 人非本专业毕业。 为提升生源质量,学位点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扩大招生宣传、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家、省的政策,促进毕业生就业。 |
||||||||||||||||||||
7.3 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
||||||||||||||||||||
应毕业人数 |
实际毕 业人数 |
按期毕业率 |
应申请学 位人数 |
实际申请学位人 数 |
获学位人数 |
|||||||||||||||
36 |
35 |
98.7% |
35 |
35 |
35 |
|||||||||||||||
7.4 分流选择及论文抽检情况 |
||||||||||||||||||||
中期考核分流人数 |
论文开题分流人数 |
论文查重分流人数 |
论文评审分流人数 |
论文预答辩分流人数 |
论文答辩分流人数 |
学位分委会分流人数 |
其他分流情况 |
论文抽检‚存在“不合格”篇数 |
论文抽检‚存在问 题‛篇 数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5 就业情况 |
||||||||||||||||||||
毕业生总数 |
初次就业 率(%) |
签订就业协 议人数 |
升学人数 |
自主创业人 数 |
其它形式就 业人数 |
未就业 人数 |
||||||||||||||
35 |
100% |
35 |
1 |
0 |
0 |
0 |
||||||||||||||
7.6 就业质量(主要就业行业、代表性就业单位、平均薪资水平、用人单位评价等) |
||||||||||||||||||||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党校、高职、中职院校、高中教师、少部 分升学或者进入高校,基本都是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工资水平为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用人单位评价满意。 |
二、本年度本学位点师资队伍与资源建设情况
1.年度导师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与做法、主要成效、荣誉表彰以及导师培训内容、场次、覆盖范围及考核情况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对思政专硕学生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相结合。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强化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以实践课程教学为辅,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初高中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聘请教育实践基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校外导师。注重培养硏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徐红曼老师于 2021 年 9 月 10 日被评为 2020-2021 学年"三全育人"先进个人称号。我院教师无师德师风负面问题。
2. 学科方向与师资队伍
序号 |
学科方向名称 (自行增减) |
学术带头人姓名 |
专任教师 数 |
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数 |
硕士研究生导 师数 |
硕士学位专任 教师数 |
海外经历教师 数 |
外籍教师 数 |
|
1 |
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 |
王志刚 |
13 |
5 |
6 |
2 |
|||
2 |
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研究 |
周玉梅 |
12 |
4 |
4 |
2 |
|||
3 |
思想政治教育 |
曹影 |
12 |
5 |
4 |
2 |
|||
4 |
|||||||||
合计 |
|||||||||
学缘结构 |
最高学位非本校人员人数及比例 |
32 人 89人 |
|||||||
本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中 35(含)岁以下 5 名,36-55(含)岁 26 名,55 岁以上 6 名。 |
3. 新增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情况(限填 3 项)
序号 |
团队类别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1 |
2 |
|||
3 |
|||
本年度,本学位授权点新增教学科研团队共 0 个,其中新增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 0 个。 |
4. 新增教学科研支撑平台(限填 3 项)
序号 |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批准部门 |
主要用途 |
1 |
||||
本年度,本学位授权点新增市级以上教学平台 0 个,科研平台 0 个。 |
5. 教师科研成果情况
5.1 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情况(限 5 项) |
||||||||||||
序号 |
主持人 |
项目名称(编号) |
项目来源 |
立项经费 (万元) |
||||||||
1 |
徐国成 |
吉林省高校思政课教育范式研 究 |
省规划办 |
4 |
||||||||
2 |
刘卫东 |
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 治教育价值研究 |
省规划办 |
2 |
||||||||
3 |
徐国成 |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历史进 程及经验研究 |
省教育厅 |
3 |
||||||||
4 |
||||||||||||
5 |
||||||||||||
本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新增省部级及以上课题 3 项,人均 0.21 项;立项经费共 9 万,人均 0.64 万。 |
||||||||||||
5.2 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情况 |
||||||||||||
序号 |
奖励类别 |
奖励名称 |
奖励等级 |
主要完成人 |
||||||||
本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获市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共项,其中国家级 0 项,省部级 0 项。 |
||||||||||||
5.3 发表的学术论文(限填 5 篇) |
||||||||||||
序号 |
作者 |
论文名称 |
刊物名称、出版单位 |
|||||||||
1 |
王英杰 |
研究学生: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的重要环节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
2 |
张丽滢 |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与创新研究 |
科技管理研究 |
|||||||||
3 |
秦冰馥 |
“四史”教育贯通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程的思考——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 |
延边大学学报 |
|||||||||
4 |
李德龙 |
孔子对西周以来传统‚德‛观念的继承 与超越 |
北华大学学报 |
|||||||||
5 |
刘卫东 |
重塑现代百年中国道路的一种解读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
本年度共发表论文 15 篇,人均 1.03 篇,其中 CSSCI/SCI 等高水平论文 3 篇,人均 0.22 篇。 |
||||||||||||
5.4 出版的学术著作 |
||||||||||||
序号 |
作者 |
著作名称 |
出版单位 |
|||||||||
1 |
周银红 |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社会主义 |
山西经济出版社 |
三、社会服务贡献
本年度本学位点开展的社会服务优秀案例(限于篇幅,仅填写案例名称和类型即可)
1、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本学科点成立了“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研究中心”,广泛搜集了吉林省内红色文化资源,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基因的挖掘,探寻红色文化传承的机理,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积极宣讲党的政策,传播正能量。学科点成员积极参加市级、区级、校级的理论宣讲团,深入到政府机关、企业、居民社区等场所,宣讲党的政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进社区。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主旋律,学科点的硕士研究生每年深入到企业、社区等场所,定期举办“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通过情景剧、诵读经典、小品、诗歌朗诵等形式,将红色文化传遍江城的每一个角落。
2、助力地方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本学科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政府部门、企业等提供政策解读和智库支持等。
该学科成员承担了四平市利达换热器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的《提升私营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制度化研究》(经费 20.0 万元),承担了江苏骆氏减震件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的《PMSCTV1.0 软件开发及其知识产权保护》(30.0 万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和法律保障,累计经费 150 余万元。
四、学位点建设年度小结
包括生源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建设、学位论文质量建设、学生就业质量保障机制以及师资队伍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机制及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后续改进提升方案, 不超过 500 字。
2021 年,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点招生 41 人,98%来自全日制本科院校,
其中学硕 31 人,专硕 10 人,硕士生导师退休 2 人,补充 2 人,应届毕业硕士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抽审、预答辩、答辩全部合格,学位点组织教师培训两次,学生讲座三次,学生参加线上学术活动 26 次,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0 余项。
2021 年度学校出台了《北华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制(修)订管理办法(试行)》、《北华大学研究生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修订)》、《北华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为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实习实训等研究生权益提供了坚实保障。硕士生招生质量、培养质量、毕业质量逐年提升。
师资队伍方面,停止招生导师 2 人,补充 2 人,但整体来看,硕士生导师队伍年龄偏大, 老教师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弱,青年导师还缺乏挑大梁的实力。
2022 年,学位点将在课程建设、案例库建设、教师能力提升、教学名师塑造、教学改革项目方面加大投入,在学生培养方面,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考核、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 夯实研究生教学基础管理,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评价、论文监管等方面压紧压实责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院地址: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吉林大街15号
邮编:132013 电话:0432-64602656
版权所有@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